低层次的父母,喜欢不断挑剔孩子,而高层次的父母,只会做这件事
作者:主创团·猪妈妈
给女儿打扫房间,看到书桌上贴着一张便条:
“从此以后,放弃理想。”
【资料图】
作为父母,看到这样的文字,心里像被蜂蛰了一样难受。
前一天晚上,我看她做题磨蹭,为了帮她提高效率,我叫她把二郎腿放下,把手机音乐关了,没想到她竟一动不动。
我有些生气:“你知不知道女孩子体态很重要?看你这歪歪扭扭的样子,还想当艺术家?手机放在旁边,能安心做题吗?妈妈先收走,你做完了再来找我拿。”
看她没反对,我收走了她的手机,没想到她竟用这样的一纸“宣言”来气我。
晚上,我又找到女儿,告诉她,看到字条我很痛心,想知道她到底怎么想的,是在威胁妈妈吗?
没想到她不但不认错,还很骄傲地说:“就这意思啊,还能有什么意思?”
“反正在你眼里,我就是这也不对,那也不好,那我干脆啥也不做算了,这下你满意了吧!”
什么叫我满意了吧?说这些,难道是为了我自己吗?
我压抑着怒火反驳道:“妈妈没有觉得你哪里都不好,只是该提醒的,还是得提醒……”
没想到我好声好气对她,话还没说完,她“砰”一声就把门关了!
那天晚上,我辗转难眠,担心孩子摆烂,但也为自己委屈。
我一直以为,在孩子心中,我是个温柔、负责任的妈妈,没想到在她眼里,我竟然是个只会“纠错”的妈妈?
可孩子犯错,家长难道不应该纠正吗?为什么我这样“温和而坚定”,还是把孩子养“废”了?
我温柔地纠错,快把女儿逼疯了……
这件事后,我一直在反思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直到看到复旦大学沈奕斐教授讲的一个案例,我才意识到,我可能也快把女儿给逼疯了……
沈教授说,有次,她与一个非常温柔的朋友一起吃饭,当时,朋友读四年级的儿子也在。
从落座开始,朋友就一直在提醒孩子,“你要把餐布铺在自己桌子上,然后盖住你的大腿,这样能防止汤汁溅到身上。”
孩子拿起筷子,她也说,“筷子要往上拿一点点,不然你用着不方便。”
当孩子拿勺子喝汤,她又说“你拿的时候要小心一点,不要敲桌子,也不要敲杯子,发出声音不礼貌……”
虽然,整个过程,朋友都在跟沈教授聊天,但注意力时不时就会拉回孩子身上,提醒这儿,关心那儿。
后来,男孩不耐烦地冲朋友大喊,“你很烦呢!”这位妈妈都还没停下,反驳说,“我怎么烦啦?你怎么跟妈妈说话呢……”
这个案例,让我像照镜子一样看到我自己。
原来,我也一直用同样的方式,对待着女儿:
小时候,她喜欢走花坛边沿,喜欢追着男孩疯跑,我就喊,“悠悠,停下来!”
“你看到这石头尖没,磕到了怎么办?女孩子留疤可不好看,你以后要后悔一辈子。”
女儿上学,我也事无巨细地“关心”。
“书包收拾好了吗?橡皮怎么能乱放呢,要爱收拾。”
“你口算完了,要留一点时间检查。”
……
现在回想起来,女儿也曾不止一次说:“妈妈,我知道我知道!你能不能别说啦!”
可我都自以为是地回复:“你要是知道,妈妈才懒得说呢,我这是关心你,对你负责!”
我一直以为自己很少批评孩子,也没像其他家长一样,总盯着孩子的成绩,每次都轻言细语提醒孩子做好每一件事情的要点。
可这种温柔的提醒,就是在不停地“纠错”。
沈教授说,教育中最大的问题之一是“纠错教育”。很多父母在孩子还没犯错前,就已经在提前“纠错”了。
父母脑海中总存在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或者一个所谓的“正常孩子”、“完美孩子”,才会在看自己孩子时,总是用挑剔的眼光。
是啊,我以为自己是在表达关心,但实际孩子接收到的,只有我对她的不满。所以,她才会说,我觉得她“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才会想摆烂。
我们纠错,本是想帮助孩子成长,可一直不停地“纠错”,换来的却是孩子的反感、叛逆,甚至愤怒。
挫伤的是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积极性,甚至破坏了亲子关系。
这与最初的目的,早已背道而驰。
想要纠孩子的错,我们千万别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
总去纠正孩子的错误,竟然是错的!
得到这个结论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为了更充分地说服自己不再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我问了自己2个问题:
1、我们为什么总忍不住要“纠错”?
“孩子犯了错,不去纠正,难道听之任之?难道去鼓励犯错?”相信很多父母和我的第一反应一样。
成为父母后,我们总是很紧张,担心一个小问题,如果不重视,就会演变成严重的大问题。
刘擎教授说,这是陷入了一种虚假的“多米诺骨牌”恐惧(也叫“滑坡谬误”)。
当我们武断地将每个推断中的“可能性”,转化为“必然性”,并串联起这些不合理的因果关系时,推断出的其实是一个不合理的,甚至毫无关联的结论。——夸大了每个环节的因果强度。
比如,案例中的“纠错妈妈”,她联想到的可能是,“孩子餐具用不好,吃饭发出声音会导致孩子从小没有好习惯;没有好习惯,那长大也会没教养,以后走到哪里都不受欢迎,将来肯定会成为一个被社会嫌弃的人。”
而我总盯着孩子的作业,潜意识里也认为:作业做不好,成绩就不好;成绩不好,就考不上好学校;考不上好学校,就找不到好工作;没有好工作,人生就废了。
这样一环扣一环地推下去,我们不自觉地就将孩子的每一个小问题,放到很大,并绑上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完全忽略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这背后还有很多其它的作用因素。
在这种认知支配下,父母的教育方式也变成:
抓住孩子的问题不放,不断地纠错、讲道理,甚至惩罚,一定要他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才能放心。
可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真那么绝对吗?
父母常常坚信为孩子提前设计好一条正确的道路,只要孩子照着走,就会很顺利。
这样的道路并不存在!
我们不断纠错的实质,是希望能控制孩子的成长轨迹。
抱着这样的心态,哪怕你采取的方式再“温和”,都免不了对孩子过度“控制”。
2、为什么“纠错”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更可怕的是,“纠错”并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这种我们认为“实事求是”的教育方式,太过“简单粗暴”,往往并没有触及真正的“事实”。
《儿童教育心理学》中提出了“人格的统一性”原理:
“儿童的所有行为都会展现他们的整体人格,如果对隐藏其中的背景信息没有了解,就很难理解这些行为。”
我们平时批评、纠正,都是单挑出孩子的某一个行为“错误”,仿佛这些“错误”是独立存在的,完全忽略了形成这些行为的背景,根本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
比如,我女儿经常跷二郎腿,平时也经常弯腰驼背,我不厌其烦地纠正“腿放下,背挺直”。她记不住,我就很生气,觉得是态度问题。
可后来咨询专业老师才知道,跷二郎腿是因为坐着时,腿并不省力,会不自觉翘起来休息,这时加个脚垫就可以解决。而经常弯腰驼背,是背部肌肉无力,根本不是一句“背挺直”就能做到的,需要通过锻炼去改善。
同样的,我们经常说老大不懂得照顾老二,可能是孩子觉得自己的爱被分走了,心里很委屈;孩子经常丢三落四、做作业磨蹭,可能是专注力不够,或者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没有成就感;孩子说话不算数、爱说脏话、爱打架惹事,可能是我们也曾经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过他们……
每个问题行为背后,都必定有更深层的原因。
父母如果只经过片面的观察,就去干涉、判定孩子,只会舍本逐末,忽略掉根本原因。
哪怕费尽力气,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停下来,换个思路养孩子
每个孩子、每段成长,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父母能掌控的,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想清楚这点后,我决心停下来,换个思路养孩子:
1、减少“纠错”频次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一书中说,在孩子“工作”的过程中,父母要做到不打扰、不评论、不夸奖、不纠错。
除了非常必要的安全问题,父母都也可以找到合适的时机,再提示或给出建议。
了解这点后,我改变了以前“以纠错来帮助孩子成长”的逻辑,甚至给自己量化了“不纠错”指标。
以前我习惯时时指出孩子的“错误”,但现在,我规定自己,每月只有两次纠错机会。
我会坐下来和女儿聊天,先谈最近的“收获”、“惊喜”,然后再指出发现的问题。
每次提出前,我也会先问自己:
“孩子的这种表现,是‘问题’,还是人之常情?真的需要指出吗?
什么才是问题行为背后的更深层原因?孩子此时需要的是帮助,还是批评?”
每次这样一问,我发现很多问题,根本不需要开口。
当女儿发现我不再对她“上纲上线”后,抵触情绪也减少很多,我的话反而更有“分量”了。
2、将“纠错”权还给孩子
谷爱凌妈妈曾在采访时说,她从不纠错正孩子的错别字。
看到这个采访时,我曾想,这算哪门子教育方法?
但现在我明白了:高层次的父母,很少盯着孩子的错误。
他们会鼓励孩子试错,让孩子承担犯错的自然后果,并等孩子自己发现问题。
以前女儿非常马虎,我一直以为没我指出来不行,但现在我发现,她的马虎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依赖我。
当我不管她,她发现自己“没指望”时,反而开始对自己“负责”。
3、接受孩子“犯错”
著名教育改革家李希贵校长认为,学生时期,是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的过渡,是可以让孩子犯错,又不会有严重后果的时期。
控制安全边界,让孩子体验“犯错”的自然后果,才是这个阶段教育的核心。
青春期的孩子是容易犯错,但他们也有强大的自我反省和纠错能力。
在“自我纠错”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实现“自证预言”,收获强烈的自主感和自信心,培养出成长型思维,和建立起自我驱动机制。
沈祖芸老师曾问父母:
“假如孩子真的能按照父母的心意,掌握好一切分寸,特别听大人的话,从不闯祸惹麻烦,做作业从不拖拉,永远在我们问他之前,就把整洁又不出错的作业送到我们手上。
那我们的烦恼和困扰,是不是就该解除了呢?这是我们想要,甚至满意的结果吗?”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我们又会想:
“他还是个孩子吗?这样的孩子,是‘复制’了父母的意志,还是成为了他自己?
在看不见的地方,我们又封锁了孩子多少潜在的可能性?”
人哪能保证一辈子不犯错。
人类很多伟大的创造,都是在“错误”中诞生的。
当我们不再用“犯了错就必须纠正”的教条去对待孩子时,他们的思维才能更开阔;
当我们不再用“正确”的单一尺子来衡量孩子时,他们的心才能更坚韧和笃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