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9日,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针对谢强委员提出的《关于推动我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做出答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其中提到,省能源局正组织编制贵州省新型储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0年),成立了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加快推进全省新型储能加快发展。
原文如下: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 会议第1138号提案的答复
谢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我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提高新能源电池产业研发水平方面
(一)强化政策项目支持。我省先后印发实施《关于推进锂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贵州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23-2030)》,明确强化技术攻关,搭建创新服务平台,为行业提供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撑,提升全省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省科技厅将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领域科技攻关内容列入六大重大科技战略行动、科技创新“十件大事”和“十大成果转化”项目,制定了科技支撑新一轮矿用战略行动总体方案,完成锂资源预测找矿项目。
(二)强化科技平台支撑。通过搭建创新平台加快产业链关键技术研发,进一步提升技术优势。其中,2022年11月,由贵州磷化集团牵头,宁德时代、比亚迪、中伟新材料、贵州大学等业界骨干企业共同参与,成功组建了国内首家省级新能源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目前正在加快进度,力争尽快升级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贵州梅岭电源公司已建设新能源电池第三方检测平台。将进一步吸纳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链具有技术实力的企业成为成员单位,形成配置完整、功能齐全的共性技术、前瞻技术研发平台体系。
(三)强化人才服务保障。为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我省建立完善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专家库、智库等,搭建产业发展咨询服务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智慧平台,深入构建校研企深度融合机制,建设数字经济人才库,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人才引进及培养搭建平台。省大数据局等通过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以基地为载体开展战略合作,构建以企业用人、学生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已遴选出20家大数据人才实训基地,已完成实训710人。
二、优化能耗支持方面
为积极推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相关部门加强服务,精准施策,着力解决产业发展能耗等要素指标保障问题。省人民政府已印发《贵州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分解下达“十四五”各市(州)能耗强度下降目标均为13%,实行基本目标和激励目标双目标管理。并从省级层面预留500万吨标准煤的能源消耗增量,为引进建设高端优质产能预留空间,对于符合产业政策和能耗双控相关要求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重点企业项目,积极给予能耗指标保障。
三、拓展下游应用市场方面
(一)培育和开拓细分汽车市场。我省发挥现有整车产能布局、配套基础、区位和资源等综合比较优势,重点打造贵阳贵安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遵义、安顺、铜仁3个百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着力构建“一区三基地”发展新格局。加大力度推广新能源汽车,多渠道支持新能源汽车替代应用,扩大消费市场,拉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需求。
(二)完善下游应用配套。我省深入推进《贵州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加快建设形成以快速充电为主的高速公路充电网络和覆盖市、县、乡三级的公共充电网络。截至目前,全省1145个乡镇中已有985个乡镇建设了充电设施,覆盖率86%,预计年底实现电动汽车充电桩乡乡“全覆盖”。
(三)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省能源局正组织编制贵州省新型储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0年),成立了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加快推进全省新型储能加快发展。推动新型储能项目建设,已建成储能项目3个、装机3.01万千瓦,在建项目4个、装机40万千瓦,拟开工项目7个,装机74万千瓦。统筹储能需求,推进数据中心集群建设37个,打造全国算力保障基地,加快新型储能建设,带动储能电池产业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后续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吸纳意见建议,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力争取得实效。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3年6月26日
关键词: